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99子宫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三千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实小说: 海扶刀 (连载100节)

[复制链接]
71#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4:22:12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0、海扶文化)


看着方涛的疑惑,唐古拉笑笑,说,“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了,大家都认为,这么好的东西,一定会很快得到欢迎,很快的普及,但是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任何新事物的普及都有一个漫长的时间。”

唐古拉说:“你知道B超的普及是多少年?B超是1950年英国人发明的,用于妇科检查,可是在我们中国,是到了八九十年代才用上,真正的普及,也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用了50年时间。腹腔镜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临床应用了,可也是到这几年中国才在刚刚普及。”

唐古拉说,“B超是将声波转换为图像,帮助医生手术。腹腔镜是用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通过打洞进入腹腔里进行手术,仍然是原来的手术医生在做,只不过是延长了手术医生的手。而海扶刀却是替代了原有的手术刀,是对传统手术的颠覆。这个技术的普及,比B超难,比腹腔镜更难。”

替代手术刀。方涛说 ,拿手术刀的医生肯定是不会同意的,那是抢了他的饭碗啊。

方涛想起一本美国小说的故事: 那个时候汽车刚刚兴起,马车夫就不同意,每当汽车从马车旁边超过的时候,马车夫都会扬起鞭子,抽打开汽车的司机。那个时候的汽车没有棚,开汽车的司机,完全不是骄悍的马车夫的对手。

唐古拉接着说,“任何一项新的技术,她的普及都有相当的难度,这个需要医生的培训,对设备的学习,对操作技术的掌握。

唐古拉顿了顿,喝了一口红酒,说:
“可是最难的,是新技术在老百姓中的普及,没有老百姓的认识,就没有病人,没有病人,就没有医生,骂人人愿意做海扶,就没有医院愿意引进海扶刀。”

唐古拉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卖房子,大家都知道房子是拿来住的,我们卖汽车,大家都知道汽车是用来开的,我们卖海扶刀,大家会问:海扶刀是什么?

“海扶刀是什么刀?切菜的么?割肉的么?”

“我们说海扶刀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设备,是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肿瘤技术,别人要问,怎么治疗?原理是什么?治疗的过程是怎么实施的?治疗的效果会怎么样?有没有并发症、后遗症?有哪些病人用海扶治疗了,这些治疗了的病人怎么没有说?就看见你们在说,你们的宣传是不是骗人的?

唐古拉笑笑,说: “你卖原子弹,大家还知道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你卖海扶刀,大家真的不知道海扶刀是什么啊,他们会问很多很多的问题,因为她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你需要每个病人给她们作详细解释,还需要互动,因为每个病人都有几十几百个问题。”

“好在这些年,海扶受到了国家领导和国际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那年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就把王智彪教授带上,与欧洲的国际知名企业交流,他们都充分的认可海扶刀,海扶刀才逐渐在欧洲打开局面。

“那年温家宝总理与默克尔总理主持签署了十九项中国与德国的技术合作协议,其中十八项是中国引进德国技术,只有一项技术,是德国引进中国技术,就是海扶。”

唐古拉总结说,“但是海扶技术要被基层的医院和广大病人知道并且认可,却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啊。”

方涛想到了西班牙HMT医院,他问,HMT医院已经引进海扶刀几年了,他们做的好吗?唐古拉说,由于海扶技术与理念的先进性,使得这个技术会首先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受到重视,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西班牙HMT医院,欧洲肿瘤治疗中心,俄罗斯国家医学外科中心,他们在欧洲该领域相对处于比较前沿地位,他们也都率先引进了海扶刀,现在都开展的比较好。

唐古拉说,在西班牙HMT医院,他们的子宫肌瘤病人百分之七十都是用海扶刀治疗,并且他们国家也把海扶刀治疗纳入了医保。

是啊,海扶刀在欧洲是开展的比较好,但是方涛在99子宫网上也做过了解,目前在西方国家开展海扶刀治疗的也主要是发达国家,并且总数量也不算多,他问唐古拉:“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海扶刀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海扶刀能够在欧洲的各个医院大面积普及么?”

唐古拉笑了,说这你不要着急,海扶刀会普及的,海扶刀会在欧洲的也包括中国的各个医院普及的,目前最重要的普及,不是海扶刀这个设备在医院里的普及,而是海扶刀这个无创伤的医疗知识在民众中的普及。

唐古拉讲了王教授经常强调的一句话。

“王教授说,海扶是一种文化,文化不能被销售。海扶不是工作,不是事业,是信仰。海扶刀推广靠新的文化观念,而不是靠任何既有的营销模式。”

唐古拉说,王教授的话自己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只是觉得成熟产品的推广可以靠模式,新生事物的推广要有新思想,新文化。在这一点上,韩国的海扶推广做的比较有特色。

唐古拉跟方涛介绍了韩国的海扶刀推广情况。

那个人口只有五千万的国家,海扶刀却有十多家医院在使用,并且他们的患者,很多人都会写自己海扶刀治疗经历的文章,发在网络上,互联网已经让韩国美女充分认识了海扶刀,了解海扶刀,他们国家才有那么多医院要引进海扶刀,开展海扶治疗,海扶治疗就像他们的韩国美容,已经深入人心,这才是海扶刀普及的基础和根本啊。

唐古拉强调,“不过,这需要时间,需要有人去持之不懈的去推广,去告诉海扶刀是什么?海扶刀怎么做?去回答患者心中的若干海扶刀问题,因为现在的传统手术的医生基本上都不了解海扶刀啊。”

唐古拉说:"你知道三千里老师吗?”方涛回答:“知道,在99子宫网站上,我已经看过他的很多文章了。”

唐古拉很高兴,说:“那很好,三千里老师说过一句话,你只有让美女了解海扶刀,喜欢海扶刀,她才会上你的海扶治疗床。”韩国的海扶网络做的很好,海扶医生也每天上网与患者沟通交流,如果你有空,可以先去韩国看看,了解他们是怎样具体操作的。

韩国,这次我不是正准备安排妈妈和丈母娘去韩国吗,计划下周出发,好,非常好,方涛禁不住喜出望外,这下我还可以去陪陪两位老人了,抽时间详细了解海扶刀。方涛爽快的答应了唐古拉的要求。

海扶刀,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不能靠传统的销售模式。唐古拉的一席话,方涛觉得有些懂,但又觉得很复杂。


(未完待续)



72#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6:34:36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1、网上求职)


早上,苏婆婆照例去跳坝坝舞了,吴燕抱起女儿,走到窗前,远远的看见照母山了,只见长长的照母山像一条龙,龙头在远处高高地隆起,龙身修长蜿蜒,龙尾在近处打了一个弯,它环抱的应该是人和湖吧。龙身的中段,揽星塔高高的挺立,在金色的阳光下,泛着一片金光。

研制海扶刀的那个公司就应该是在人和湖的旁边,我能够到那个公司去上班吗?如果能够,我就可以天天亲近这巍巍的照母山,清清的人和湖水了,吴燕禁不住心中有一些激动。

电话响了,吴燕一看,正是海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来的。
“是吴燕吗?”
“是我,我是吴燕。”吴燕赶紧回答,有点紧张。

“吴燕,我想问一下,你的孩子找到人带了吗?”
经理怎么问这个问题,吴燕有一种预感。我不是已经告诉经理孩子我需要自己带吗?吴燕说:“经理,孩子我自己可以带的,我不会影响工作的,我的女儿很乖的,她见妈妈工作,不吵闹的,不会影响我的工作的。”


吴燕一连串说了很多话,她深怕失去这一份工作。

“不行啊,吴燕,如果你仍然没有找到带孩子的人,我们公司是不能录用你的哟,公司经过慎重讨论,领导也研究了,带孩子上班还是不行的。”
经理直截了当的做了答复,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那——”吴燕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这样吧,吴燕,你尽快想想办法,如果能够找到人带孩子,你这几天就可以来上班。”

吴燕明白了,如果不能找到人,公司是不能够接纳她的。
吴燕跟经理说了句,“谢谢经理啊,我想想办法吧。”

吴燕能够想到什么办法呢,苏婆婆每天上午晚上要出去锻炼,何况她快八十的高龄,跟自己的外婆差不多年纪,是不能请苏婆婆帮助自己的。

如果是到外面去请保姆,吴燕也打听过,一个保姆每个月要好几千元,自己的全部收入还不知道够不够呢,何况保姆还要跟吃跟住,自己怎么解决?

两颗大大的泪珠,落在了吴燕怀中的女儿脸上,女儿似乎感觉到了,哇的一声哭出声来,小手伸出来抓妈妈的胸膛,吴燕真想大哭一场。

照母山,此时在吴燕的眼前一片模糊,这是她心中的向往啊,是她绝地逢生的希望,这几天突然闪现在心中的亮点,顷刻间就熄灭了。
照母山,你能帮帮我吗?

吴燕慢慢的走到床前,把孩子放在床上,大颗大颗的泪水落下来了。

苏婆婆快回来了,吴燕想到,她马上去洗手间洗了脸,她不能让苏婆婆看见她在哭泣。

吴燕冷静了一些,她打开手机,挨着询问她投放了简历的公司,让她非常失望的是,这些公司都不能接受带孩子上班的条件。

看样子只有另外想办法了。 吴燕找到一个求职网,发了一条信息:我想找一个能够带孩子上班的工作,请帮帮我。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够扔下女儿不管,整个白天,吴燕一直顽强的这样想。她把女儿背在背上,洗衣,拖地,擦窗户,整理屋子,累的汗水在鼻尖上滴下来,一颗接一颗,像一串珍珠,心疼的苏婆婆直管说,妹儿,你休息一下嘛,忙了大半天了。吴燕确实是那种干起活来拼命的人,她只要一干活,其他的就都忘记了,她想用劳动来减轻心中的揪烦。

晚上吃饭的时候,苏婆婆问吴燕,“海扶公司来电话了吗?”
吴燕说:“还没有呢。”

苏婆婆说:“他们公司忙得很,你明天抽时间去看看吧,娃儿我帮你照看。”
苏婆婆看着这整理的靓丽一新的房间,心里也特别高兴,她觉得这个姑娘太懂事了。

吴燕不知道怎么回答,看着苏婆婆,没有说话。

苏婆婆说:“妹儿,你不要客气,我照看半天,没有问题的,你放心好了,我前些年也带过孙子的呢,只不过现在他们都大了,最小的孙子都读大学了哦。”

苏婆婆说到这些显得很骄傲,“你把牛奶准备好,我知道怎么喂娃儿的。”

晚上,女儿睡了,吴燕打开手机,查看白天发的求职信息。在她的发帖后面,一大堆跟帖,还真不少。

吴燕仔细的看,有叫她去工作的,也有叫她在家里做兼职的,都符合她提出的带孩子工作的条件。

有个私人幼儿园,说“你可以既带自己的孩子又可以来上班”,吴燕的心动了动。

有做国外奶粉代购的,说“时间自由,没风险,利润高”。
吴燕知道国外的奶粉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女儿就是吃的国外奶粉,但是她没有奶粉销售的经验,也没有奶妈们的圈子,奶粉卖给谁呢?

有做高仿皮具、手表的,说厂家发货,想做代理请联系我,一个月有上万的收入。还有卖衣服和护肤品的,说只需要手机在家就可以挣钱。

但是这些都是留的QQ号码和微信,吴燕不知道真假,有些怕,不敢加。

吴燕试着又查阅了一些招聘信息,当她看见一家大公司招聘文员时,她的心动了,公司留的联系方式不是QQ号码和微信,是手机号码。

吴燕知道,文员一般有行政文员、人事文员、文案文员、档案文员等,吴燕希望能够找一份文案文员或者档案员的工作,文案文员主要负责起草文件合同等文件,档案文员主要负责管理公司文件、合同等相关资料,这些吴燕虽然没有做过,但是她相信自己学习一段时间就能够胜任,这样就能够既带孩子又工作了。

吴燕跟对方发了一条短信息,“我是一个在外地的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现在已经辞职,想在山城找一个能够带孩子上班的做文员的工作,希望贵公司能够帮助我。”

吴燕说的很诚恳,也很详细,她希望对方能够更多的了解自己,她太渴望一份工作了。

真没想到,对方很快就回信息了,回信息的人自称是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部长告诉吴燕说,明天下午三点之前到他们公司去面试。

吴燕很兴奋,觉得又看见了希望。想到苏婆婆明天能够帮助她看管女儿,吴燕觉得有必要跟对方说的更清楚些,于是她跟部长去了一个电话,希望能够明天上午去应聘。

接电话的部长是个男的,他已经感觉到了吴燕的求职心切,他问了问吴燕的年纪,工作经历,家庭情况和现在住址,吴燕都一一说了。

部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明天十点钟以前,你到公司来,你坐轻轨到高新区站下。”


(未完待续)


73#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6:44:17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2、银行卡)


第二天一早,吴燕坐轻轨赶到高新区轻轨站,走出站吴燕突然想到没有问公司的具体位置,这个时候,吴燕的电话响了,正是那位部长。

部长问她,“吴燕,你到了吗?”
吴燕很高兴,说:“到了到了,你们公司在高新区的什么位置呢?”

部长并没有回答什么位置,继续问:“吴燕,你穿的什么衣裳?”
吴燕说:“我穿的是红白格子衬衫。”

部长说,“那你就在轻轨站门口等着吧,马上有人来接你。”

山城人真好,总是事事处处为别人着想,吴燕想到了海扶医院的李娟娟,我到山城来不也是李娟娟到机场来接的么。

不一会,一个年轻人来了,瘦瘦的,穿一件黑体恤,二十来岁,笑容可掬的问她是不是吴燕。

年轻人把吴燕带着往前面走,这里实际上是一片商业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商店门面很多,年轻人把吴燕带着走了两条街,终于到了一座高楼。

十楼上,当吴燕见到了那位人力资源部部长时,吴燕觉得这里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大公司。

吴燕问部长,“你说的公司就是这里么?”
部长说,“是的,是的,我们公司是受那个大公司委托招聘的,这里方便,大公司在郊区呢,离这里比较远。”

吴燕对山城市没有多的了解,只知道很大,一时间没有了主意,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没有再问,她想看看再说。

部长简单的看了看吴燕的毕业证书、身份证和个人简历,就告诉吴燕,进公司的第一个月要先去车间学习一下流程,才能干文职,部长还告诉说进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就是到车间学习需要有工作服,工作服需要缴纳一百元的成本费用。

吴燕想,自己过去没有做过文员,去车间看看,了解了解这个公司的产品生产流程,也有好处,自己做过这么多年工程师,应该一看就懂得的,一百元工作服也不算贵,又没有其他费用了,心中一下子放松了很多。她问部长,什么时候缴纳工作服的费用?

部长说,就现在吧,我们明天就为你准备工作服,后天你就可以去公司上班。

吴燕掏出钱包,取出一百元,递给部长。

部长说,我这里不收现金的,需要打卡。部长叫外面大办公室里的那个年轻人,把POS机拿来。

当年轻人在POS机上从吴燕的卡上划出一百元,叫吴燕输入密码的时候,部长说,吴燕,你用手挡着,别让人看见了。

吴燕输完密码,拿回毕业证书、身份证,走出公司。

高楼外,一阵凉风吹来,吴燕突然觉得心中一个咯噔,她仿佛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

吴燕想,这个面试也太容易了,就这样就通过了么?这个部长也没有问几句关于工作的话啊,怎么就录用了,有这么简单吗?何况大公司一般都是需要复试的,难道是部长看我有多年工作经验就免掉了吗?

吴燕的心中有一些忐忑,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但是她也说不清楚骗在哪里。

吴燕心里又想,既然钱已经交了,就一百元也不多,她宁愿相信这个公司是真的。在坐轻轨回去的路上,吴燕的心里不断的为自己想出来的疑点找辩护理由,作解释。

好了好了,不想了,女儿还在家里等着我的呢。吴燕笑了笑,笑自己有一点神经质。

那天晚上,吴燕睡得很好,很香。


第二天,吴燕想到从海城带来的奶粉、尿不湿都剩的不多了,她就托苏婆婆看女儿,自己早早的去街上,买了奶粉,尿不湿,还买了一辆婴儿车。

部长说带孩子上班没问题,说公司的文案工作很轻松。一路上,吴燕边走边想,有了婴儿车,上班的时候就方便了,可以把女儿放车上,不影响工作。

她想,明天去上班带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吴燕把一大堆东西拿回家,把婴儿车的包装打开,一会儿工夫,吴燕就把小车安装好了,苏婆婆在一旁直夸奖,对孩子说:“你看妈妈多能干,到底是工程师啊,我们娃儿长大了也会有出息哦,什么都会干,什么都难不倒我们,是不是啊。”

小孩子在老太太怀里乐了,冲着苏婆婆笑。

“部长不是说今天去领取工作服吗?看样子自己还得出去一趟。”吴燕告诉苏婆婆,请她再帮着照看孩子,她要去公司一趟。

吴燕一出家门,就赶紧跟部长打电话,她想提前告诉部长,免得她去了他们来不及准备,因为部长没有说今天去领取工作服的具体时间。

怎么部长的电话打不通呢?再打,还是不通,怎么搞的,是这个电话啊,吴燕又确认了一下,还是打不通。是部长的电话坏了吗?联系不上,我去哪里找人啦?

吴燕依稀的记得高新区的那些楼,可是具体是那一座楼现在她印象不深,我怎么没有要一个公司的座机号码呢?

吴燕有些怔住了,“部长的电话怎么会打不通呢?”她一边继续打电话,一边往轻轨车站走,她多么希望电话的那头突然出现响铃的声音啊。

手机快没电了,仍然没有人接电话,吴燕又发信息,信息也没有人回复。

吴燕突然想到昨天她在那里刷过银行卡,想到那个穿黑体恤的年轻人有些不自然的表情,想到输入密码时部长的过度关心的提醒,吴燕有些害怕了——我的银行卡不能出事啊。


(未完待续)

74#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6:47:42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3、吴燕被骗)


我的银行卡千万不能出事啊!吴燕此时特别的担心,我一定要找一个银行查一下,尽管吴燕不相信盗刷银行卡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一定要看看才放心。

吴燕环顾四周,发现轻轨车站的街对面正好有银行,吴燕飞也似的跑过去。插卡,输入密码,余额查询。当吴燕看见余额显示的数字时,她的脑袋嗡的一下炸开了。

六位数的存款,怎么变成二位数啦?

像被人猛然间击打了一棒,她的头感觉到很痛,吴燕惊呆了,脑海里一片空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十万多元啊,怎么顷刻间就没有了!

她怀疑自己的眼睛,她怀疑自己操作错误,退出,再进入,退出,再进入,不断的重复。余额显示还是那不可思议的二位数。

看着冷冰冰的银行柜机,吴燕木然的站在那里,后面的人在催促她,她也没有反应,直到银行保安来了,站在她面前,问她怎么回事?

吴燕才回过神来,一声大哭:“我的钱啊,怎么就没有了啊!我被骗了吗?我被骗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啊!”

吴燕一下子瘫倒在银行柜机前。

这十万多元对吴燕来说,就是她的全部资金,是她和女儿生活的全部啊。钱没有了,吴燕顷刻间就成为了一个穷光蛋,她模模糊糊的看见围住她的人群,感觉自己像一个赤裸裸的流浪汉,躺在一群陌生的看她哀声大哭的人面前,别人都把她看成了一个乞丐。

保安把吴燕扶起来到椅子上坐下,银行工作人员来了,耐心的询问情况,不一会,一个工作人员告诉吴燕,说你的钱已经被人盗取了,银行工作人员马上帮吴燕报了警。

很快,有两名警察来了,警察详细询问了吴燕的情况,了解了案件的大致经过,做了笔录。

一个警察对吴燕说,你还需要陪我们走一趟,去案发现场,取证和了解情况。

吴燕带着警察终于找到了那座楼,上了10楼,昨天看见还有几个人在忙碌的办公室,现在已经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

警察了解了大楼的物管和保安,制作了笔录让吴燕签了字,并且留下吴燕的联系方式,一位警察给了吴燕一张警民联系卡,说,“你回去吧,有事情可以找我们,我们会继续侦查,案件侦破后,我们会告知你,你不要太伤心了,要控制情绪。”

吴燕随警察到了楼下,警车开走了,留下了孤伶伶的她。


吴燕没有回家,她不想走,她一直站在那座楼的门口,她在看进出楼的人,也在看大街上的人,她想寻找那两个家伙,她清楚的记得他们的长相。

吴燕两眼满含怒火,一直扫视着过往的人,她真的希望能够看见那两个害她的人,她要把他们抓过来撕得粉碎。

夏末秋初的山城,秋老虎比夏天还厉害,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地上,街道边上的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的白光,地面上蒸腾起一股股白色的热气。

吴燕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泪水大滴大滴的流下来,湿透了她白皙的脸,汗水也渗透了她的红白格子衬衫。太阳直射着,她就像一根街道边的路桩,惹得一些过往的行人忍不住驻足观看。

吴燕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她的心中好难受,好难受,我一直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从来没有做过亏心事,从来也没有伤害过任何人,老天爷怎么这样对待我,老天爷怎么不睁眼看看,怎么让那些家伙把我骗了?

我真笨,我真傻啊!我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啊?


(未完待续)

75#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6:49:12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4、POS机)


正午的阳光下,那栋楼的街道边,过往的人逐渐少了,大家都打着遮阳伞,都奇怪的看着她。

吴燕仍然在那里木然的站着,不知道站了多久,有两位路过的老夫妻把她扶在路边的花台阴凉处坐下,叫她有什么事情不要想不开,要冷静下来,老太太给吴燕买来一瓶矿泉水。

看着老夫妻离去的背影,吴燕的情绪逐渐缓解了一些,她想到了昨天的那台POS机,那不就是个读卡器么。POS机是一种多功能终端,具有支持消费、余额查询和转帐等功能,可以读取银行卡上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送给银行系统,完成联机交易,如果交易成功POS机就会打印相应的票据。

我昨天是打印出票据的,并且我也核对了输入的金额的,这些骗子是怎么转走我的钱的呢?吴燕在想。

我自己也是搞电子技术的啊,银行卡在我手上,他们也没有看见我输入的密码,他们是怎么实现划款的呢?

吴燕突然间想到了在海城公司的时候,陈高工跟她说过的一个事情。

那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她本来早已经忘记了,可是今天却突然又想起来了,突然变得那么清晰。

那天是下班的时候,吴燕刚刚走出公司,陈高工在大门外等着她。陈高工说,外面有一个活,他可以找来给吴燕做,他相信吴燕的技术,可以做出来。

吴燕知道,陈高工虽然岁数不小了,但不太务正业,喜欢招摇撞骗,搞歪门邪道,只要有钱,他是什么都敢搞的。但是他技术不行,他是原来在一家大型国营企业论资排辈评定的高级职称,后来作为人才被引进到公司,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本事,是个绣花枕头,是个所谓的“砖家”。

陈高工的话说出来,吴燕本来想打断他,但想到陈高工毕竟是老同志,她还是耐心的听陈高工把话说完。

当时陈高工说的就是改装POS机,他说只需要加一个小型的集成电路,有人将银行卡插入这个改装的POS机插口,银行卡信息就被自动的读取了,如果你在上面输入了密码,密码信息也同样会被读取,这样就可以按照这个信息,制作同样的另外一张卡。

吴燕明白了,陈高工的意思是想仿制别人的卡,盗窃别人的钱。吴燕感觉到愤怒。

吴燕铁板着一张脸,仍然耐心的听陈高工把话说完,她看了陈高工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她真想对这张不要脸的老脸啐上一口痰。

吴燕是那种在工作上特别钻研的人,但是在歪门邪道上她却从来不去想,她也不愿意去记,她早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没有想到这个骗人的东西终于有人做出来了,并且骗到了自己身上。

吴燕马上给警察去了电话,警察告诉她,最近是有一些海城的人到山城,他们雇请了一些当地人到市场卖大米,卖干货,以低廉的价格骗取一些人来买,说公司规定不收现金,专门叫人来划卡,用假POS机骗人。

警察告诉吴燕,你不要在那里再等了,骗子早已经走了,不会在那里露面的。
警察说:“相信我们会破案,但是需要时间,你快回家吧。”


吴燕回到了人和场,但是她没有回家,而是上了照母山。揽星塔下,她坐在一个石凳上,一阵山风吹来,吴燕远远的望见了海扶医院,正是在这里,她看见了希望,这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这时,她突然想到了张超,正是他把自己带到照母山,才发现了海扶医院,但是张超却把她害的太惨,她不愿意想到这个人,这个人也是个骗子,是个情感骗子,是个害人的罪犯。前段时间,她不止一次的想到要告发他,要起诉他,后来想想也就算了,那是一个有贼念无担当的人,现在吴燕不愿意想到他,想到他就觉得恶心,吴燕希望把这个人彻底忘掉。

揽星塔旁边,吴燕看见了一些摊贩在卖凉粉,酸辣粉,山上避暑的人很多,摊贩的生意很好,自己去年不也在这里吃过一碗酸辣粉么?那酸酸的辣辣的味道,令人很长时间都忘不了,有一种独特的香,吴燕目不转睛的盯住那一把把大伞,和那些坐在伞下面津津有味的吃客。

我不也可以来这里卖小吃么?吴燕想到了她小时候陪妈妈卖过沙县小吃,很多小吃的做法她都会。吴燕在山城的街上看见过有沙县小吃,这里还没有人卖,应该可以来试试。

想到沙县小吃,想到妈妈,吴燕似乎又想到了希望。

谁都有被骗的时候,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小心点,我以前能存钱,今后一样也可以挣钱。关键是看我怎么面对,怎么处理, 我要实实在在的为孩子着想,被骗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要站起来,不要沉沦,我还有女儿啊,女儿需要我,我要勇敢的面对一切。

吴燕又看见了海扶医院,她想到了自己的子宫肌瘤,这几年,我也是到处看病,好多医院都看了,吃药不也花了几万元了吗,没有效果,反而瘤子越长越大,不也是相当于被骗了吗?好在遇见了海扶。

吴燕的心情好一些了,没有那么伤心了,“女儿还在家里呢,苏婆婆看我这么久没有回去,肯定很担心我。”

吴燕一下子站了起来,快步往家里跑去。


(未完待续)
76#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6:51:28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5、小摊美女)


几天以后,照母山上的揽星塔边上,多了一个卖小吃的摊点。

照母山是城市里的森林公园,长约10公里,园内松林遍野,繁花盛开,还有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是城市的氧吧。

传说大禹治水,从这里驾群龙翻小龙坎,越朝天门,劈开长江三峡,使江水畅通东海。龙归大海,独有一条小青龙不忘故乡,偷偷从东海溯江而上,回到这里。

小青龙化成一条蜿蜒起伏的山脉,因是龙山,固有龙味,高高的龙头,悠长的龙身,婉转的龙尾,远看让人赞叹不绝,恰似一条拔地而起的巨龙。走进山中,树木青葱,泉水叮咚,水果满枝头,鲜花遍地香。尤其是山下的那一湖清水,更让此山具有了神韵。

当地人把这座山叫做神山,也有叫龙湖山。

山城百姓酷爱此山,清朝以后,因当地进士回乡照母,为表彰其孝悌,皇帝赐名这座山脉为照母山。

这里是被山城市繁华街区包围着的一片森林,避暑纳凉的不少,上山锻炼的非常多,摆摊卖小吃的也很多。

这新加的摊主是一个年轻的少妇,她穿一件红白格子衬衫,小蓝碎花裙子,一张小红花的头巾,白中泛红的脸蛋儿,显得清纯而靓丽。她背上背着婴儿,手中麻利的操作她的各种小吃。

她就是那位曾经做了十多年电子工程师的吴燕。

小吃摊上撑了一张遮阳伞,伞的边沿挂了一些彩色的气球和几串风铃,气球在风中飞舞,很有过节的气氛,风铃不时发出串串清脆响声,招来一些小鸟儿在旁边的树枝和竹梢上和鸣。

这些气球和风铃本来是吴燕为女儿准备的,让女儿在背上好看,没有想到却招来很多小游客。小游客们发现翩翩飞舞的气球,都跑过来看,看了就不走,还要买吃的,边吃边看,有的还嚷着要大人给他看阿姨背上的小妹妹。

“哇!这小孩好乖哦。”大人们看见吴燕背上的女儿,好多都啧啧称赞,小海女文静的趴在妈妈背上,睁大眼睛泰然的看着大家,见大家对她笑,她也常常张开小嘴,还以开心的一笑。

小海女的笑声,就像风铃的响声,很清亮,格外的好听,好多婆婆孃孃上山后就要专门到这里来逗逗小海女,她们把小海女叫做照母山的小仙女。

很快,吴燕的摊位就形成了一个景点,很多男游客也纷纷到来,有的说,这个姑娘和其他的摊主不一样,她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像银铃般好听,不像其他的摊主说的重庆话或者川普。

有的说,她的那一身衣裳穿的好时尚哟,哪像一个摆摊的,是不是来体验生活的演员?还有的在静静的观看吴燕的言谈举止,看其中透出一种大家闺秀的淑女风范,觉得这姑娘不简单。

没有人知道吴燕是工程师,但是感觉到了她与其他摊贩不一样的气质。好多人在这里都想买一点小吃,觉得在这里吃有味道,有感觉,是享受。

周围的摊主也很喜欢吴燕,觉得她一来让这里更热闹了。

吴燕的小吃味道也很好,凉粉和酸辣粉是苏婆婆教的,这几天苏婆婆都起得很早,亲自指导她做,还帮助她做好佐料。扁肉、拌面、小笼包、炒粉这些沙县小吃则是吴燕自己做的,都是她一早起来就准备好,再拿到山上来卖。

吴燕的生意很好,不到几天,到山上避暑的好多人都知道了她,大家都在传,把吴燕当作了照母山上的一个新闻人物,说一个外省来的摆摊美女,做的小吃比本地小贩做的还要好。

吴燕的摊位,来吃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在山下跑步的,有的到孝母泉取水的,也专门要到山上来吃一碗小吃。吴燕很感谢这些顾客,也感谢周围摊主对她的接纳,但是她内心最感谢的就是苏婆婆。

记得那天吴燕的银行卡被骗,晚上她从照母山跑回去,大汗淋漓的她一进家门,苏婆婆一句话也没有责备她,反而叫她马上洗澡,并且苏婆婆还准备好了晚饭,叫她一块儿吃。

她没有把受骗的事情告诉苏婆婆,只是说工作做不成了,公司不要带孩子的。苏婆婆很理解,说好多单位都不要带孩子上班的,我老了,不知道抱不抱得动孩子,要不我给你带孩子吧。

吴燕急了,赶紧说,“苏婆婆,不用不用,您已经快八十岁了,我不能再辛苦您了。我已经想好了,到照母山上去卖沙县小吃,我会做,我可以背着女儿去卖的。”

苏婆婆想,她年轻的时候家庭困难,在市中区较场口卖凉粉,不也是背着女儿的吗?照母山上苏婆婆也常去,她有时候还去孝母泉取水,那里的小吃生意也的确好做。

苏婆婆说:“那也好,你可以亲自照顾女儿,我会做川北凉粉、酸辣粉,我可以教你。”吴燕一听很高兴,连声感谢苏婆婆。

苏婆婆接着说,“摆摊的手续,我也可以帮你办,街道的人我熟悉,他们也特别提倡年轻人创业的呢。”

苏婆婆又转向躺在一旁的女儿说:“娃娃呢,你妈妈真能干哟,什么都能够做,什么都会做,都难不倒她哟。娃娃额,你看嘛,刚才李克强总理在电视上都在说,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哟,你妈妈是响应李总理号召哦,她一定会做的很成功哦。”

小海女看着老奶奶,格格格的笑。

没想到才几天时间,吴燕又绝地逢生了,那天她收摊后,她又来到揽星塔下,看见了海扶医院,看见了海扶医院后边的那一大片望不到边的城市。吴燕心生感叹:我又立住脚了,我和女儿又有希望了。

望着遥远的东南方向披着晚霞的蓝色天空,望着那被霞光染红的云彩,吴燕想道,妈妈不正是那一抹晚霞中的一片云彩么?她也应该是彩色而亮丽的啊!

“妈妈怎么样了?妈妈身体还好吗?妈妈你可千万要挺住,不要生病了哦,我会回来看你的。”

吴燕心里清楚,这次的出走对妈妈是很大的打击,此刻,她突然想哭。


(未完待续)
77#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3 18:54:56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6、海女)


此刻,吴燕的妈妈在哪里呢?她还在伤心之中吗?

其实吴燕妈妈现在已经暂时忘记了悲伤,方涛从欧洲回来,就把两位老人接到了韩国。

方涛过去从来没有带两位老人专门出去旅游过,吴燕妈和方涛妈这些天一直在伤心之中,对于方涛的安排,两位老人心想在家里闷着,不如出去散散心好,毕竟是方涛的一片苦心。她们不知道,方涛去韩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但陪老人散心是方涛第一目的。

方涛和两位妈妈首先到了韩国的济州岛。济州岛在韩国的最南端,与日本隔海相望,是韩国最大的岛屿,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岛上的居民才50万人。

济州岛上有三多,即风多,石头多,女人多,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但这个岛上却无小偷,无乞丐,无大门。

方涛想,现在很难听说哪一个地方会没有小偷,没有要饭的,即便是美国、德国都有小偷,这里的居民可以夜不闭户,他们是怎么实现的呢?

韩国受日本殖民化统治三十六年,曾经一贫如洗,那个年代,韩国人甚至不能有自己的姓名,必须跟日本人姓。

韩国独立后,从六十年代开始,在朴正熙的带领下,韩国人民发奋图强,创造了目前人均三万多美元的GDP,成为一个富裕发达的国家。

方涛他们首先来到了济州岛最南端的独立岩,望着一片深蓝色的海洋,方涛妈妈说,这里的海水比我们那里的颜色深多了,吴燕妈妈也说,像翡翠一样,真好看啊。

方涛看了介绍,原来四百年前日本倭寇屡犯此地,韩国将军崔英来此镇守,崔英用十条战船打败日本的一百多条战船,从此日本人不敢犯。

独立岩高约数十米,独自矗立在大海边,海水蔚蓝,惊涛拍岸,犹如巨人站立于此。

方涛看过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他知道那部电视剧是在这里拍摄的,他尤其佩服韩国人的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

独立岩旁边,有一块牌子:

独立岩又称望夫石,相传古时有一对夫妻以捕鱼为生,一天丈夫出海捕鱼,遭遇台风,葬身大海,妻子在此日夜期盼,最后化成了石头。

方涛妈妈在这块牌子面前,站了很久,不愿意离开。方涛看着妈妈,也想起了爸爸。

小时候,方涛也是陪妈妈站在大海边的岩石上接出海归来的爸爸,妈妈总是站的笔直,眺望远方。爸爸一直是方涛心中的骄傲,力量的象征,但爸爸却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我也是男人,我要保护好妈妈。

在离开独立岩的林荫小路上,方涛看见有一些无人摊点,卖韩国金橘,1000韩元一袋(合人民币6元),无人收钱,游人只需要把钱放进一个小盆,用石头压住即可。

吴燕妈妈拿了一袋,也是把1000韩元压在小盆里,她把金橘分发给方涛和方涛妈。

方涛想,中国真应该向韩国学习,如果中国的人都能够像韩国人一样,为人诚信,不坑人骗人,教育,医疗,商业,都应该好很多,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太多的防范,工作的成本也会减少很多。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应该会做得更好,方涛相信。

他们去了龙头岩,泡菜学校,还观看了韩装展示,然后他们来到了城山日出峰,看海女表演。

海女是济州岛精神的象征,几百年来,济州岛的男性被日本抓去做苦工,剩下的就是女人,这些女人长年累月要在海上求生,下海潜水拾贝,拾海参,打捞各种海产品。

现在,海女们不再靠下海打捞海产品为生了,但是她们每天都要在城山日出峰的海湾定时表演。看着她们满脸风霜,身穿潜水衣,慢慢走向大海深处,方涛体会到什么叫坚韧。

看着这些大妈,现在她们都是上了岁数的婆婆了,最小的58岁,最大的92岁,她们穿着潜水服扑入海中,不借助氧气瓶,潜入海中进行捕捞作业,不得不让人佩服韩国海女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精神。

这些海女们走上岸来,方涛挤到前面,仔细的看,虽然有岁月留给她们的风霜,但一张张脸面带笑容而充满自信,海女们走到身边,边走边向大家挥手致意,大妈们好幸福啊。

方涛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她也叫海女,小小年纪,却要承受大妈们曾经的苦难。

大妈们的苦难是日本人给的,她们已经结束了苦难,大妈们现在是在表演,是在回忆,她们已经上岸了。

可我的女儿呢,她可仍然在水中啊,何时让我的女儿结束苦难?何时才能让她上岸?

方涛陷入一种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

看表演的人群逐渐散去,方涛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方涛妈和吴燕妈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因为她们也想到了小孙女。


城山日出峰海拔二百多米,形成于火山喷发,从海边望上去,俨然是一座高高耸立于海面的山峰。

突然,方涛迈开脚步,从海边向山峰跑去,飞快的跑 超过了旁边所有的人,他一口气跑上山顶。

方涛站在火山口上,脚下的两边都是悬崖,在那不到一尺宽的火山峰顶的边沿,他忍不住心中的气息喷发而出,一声大喊:
“吴燕,女儿,你们在哪里?”

那有如火山爆发的声音,震撼着城山日出峰,久久的在火山口上空盘旋。

是的,方涛之所以要到韩国,就是因为吴燕,因为女儿,也是因为海扶刀,他在寻找啊。


(未完待续)
78#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12 19:13:18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7、韩国烧烤店)


妻子、女儿离开了,唯独海扶,是我可以看见的,摸得到,抓得到,我一定要抓紧时间了解海扶。从城山日出峰下来的路上,方涛想。

方涛越发迫切的想见到那个人,那个唐古拉说的韩国英雄,那个能够把中国海扶引进韩国,并且在韩国把无创医疗做得如此出神入化的人。三千里老师不是说过吗,先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济州岛的美丽风光,让两位妈妈玩的很开心,方涛决定让她们多玩几天,自己先到首尔去。

首尔是韩国首都,有两千多万人口,一条大河汉江从首尔城边流过。方涛知道,原来的的地理书上,首尔叫汉城。

在首尔的一家不大的烤肉店里,方涛见到了黄总和他的副手巨总。一盘烤肉,几瓶清酒,方涛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烤肉店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低声的说话。方涛也静静的打量着眼前这两位韩国人。

黄总五十多岁,长有韩国成熟男人那种棱角分明的方脸,显得刚毅而坚韧。他的身边是他的副手,姓巨,戴一副眼镜,年纪与黄总相仿,显得斯文,巨总是在台湾政治大学博士毕业,中文很好,通晓中国文化,在韩国读大学时他与黄总是好朋友,现在他们又走到了一起。

黄总的汉语不是很好,但是听得懂,也能够说一些。今天正好有巨总做翻译。

黄总叫黄泰起,是韩国一家著名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总。在99子宫网上,方涛读过一些有关他的文章。

黄总曾经是化学教师,后改行经商,做医疗器械经销及医疗服务,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总在韩国就是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后来,黄总到中国考察海扶,引进海扶刀到了韩国,目前韩国有海扶的医院从当初的三家医院发展到现在的近二十家医院。

这个仅有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能够有这么多医院接受海扶,能够有这么多病人受益海扶,方涛对眼前的这两位前辈充满尊敬。

方涛做了自我介绍,他讲了他为什么要来韩国了解海扶,他讲了她的妻子,他的女儿,也讲到了唐古拉。

方涛说:“黄总,巨总,唐古拉专门叫我到韩国来向你们学习,我想问问你们当初是为什么想到要做海扶的呢?”

黄总笑了,是一种和善的笑,他把头转向巨总,说,巨总你来说说吧。巨总没有笑,他的表情一下子凝重起来,说:“是为了救人。”

烧烤桌子上的烤肉盘上,五花肉发出滋滋的声音,方涛一边看着黄总熟练的翻烤着肉片和蔬菜,一边静静的听巨总讲发生在十多年前的救人故事。

那是一个冬日下午,巨总说,他在汉江边散步,看见有人跳江了,巨总和另外几个路人在湍急的水流中把人救起来。

汉江是韩国最大的河流,水面宽阔,水流湍急,方涛知道。他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巨总。

被救的是个姑娘,大约三十来岁,他的家人也来了,巨总本来想离开,但发现姑娘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家。当时巨总是公务员,姑娘也恰巧是在他所管的区域,他觉得需要要问问。

姑娘的老公告诉巨总,是因为妻子有病不能生孩子,老公的妈妈责怪,要儿子离婚,妻子才轻生,这已经是第三次跳汉江了。

看着姑娘苍白的脸和死鱼一般的眼神,想到在刚才救她的时候她在江水里是多么的不配合,她应该不是一时想不通,只有内心彻底泯灭生存意念的人才会那样啊。

巨总感觉到心情沉重,他问姑娘是患了什么病,姑娘老公说是子宫里长了肿瘤,怀不了孩子,已经做过三次开腹剔除肿瘤的手术了,肚子里的肿瘤仍然在长,医院的医生说,必须切除子宫,不能再开刀了,否则有生命危险。

姑娘的老公说,媳妇说切除子宫,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死。

切除子宫,对一个女人是残酷的,尤其是韩国的年轻女性,本来地位就低,如果不能生孩子,就更被人瞧不起。

不能生孩子的女人,是不下蛋的母鸡,不能生孩子的媳妇,拿来干什么,婆婆说不要,儿子不能不听。

“关键是不能再开刀了,医生说的,开刀要两三年才能怀孕,但是我媳妇不到两年肿瘤又长起来了,始终怀孕不了。”年轻的老公显得无奈。

巨总打听到,姑娘的肚子里的肿瘤就是子宫肌瘤,他想到了他的同学黄泰起,黄泰起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总经理,一次喝酒的时候黄总告诉过他,中国有一种不用开刀就能够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

他希望黄总能够提供帮助,那样这个姑娘不就能够生孩子了吗?

巨总找到了黄总,要他一定要救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黄总答应了,并且带那对夫妻去中国做了手术,两年后,小夫妻果然生了个大胖儿子。

那种手术就是海扶。

从那个时候起,黄总就迷上了海扶,执意要在韩国开展海扶医疗,并且邀请巨总也参加他的海扶医疗团队。

巨总对方涛说,你看看,黄总是不是为了救人,才选择了做海扶,他才是真正的救人啊,救了那一大家子人。

方涛想,是的,巨总从汉江中救起的仅仅是一个躯壳,而黄总用海扶救起的,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活生生的灵魂。

方涛听完巨总的故事,陷入久久的沉思中,他问黄总,那最后你是怎样把海扶引入进韩国的呢?

黄总笑了,大大的喝了一口清酒,说,那是因为一盘棋啊。

什么?因为一盘棋。方涛知道韩国人喜欢下围棋,可是围棋与海扶又有什么关系?方涛不明白。


(未完待续)
79#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12 19:14:34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8、围棋与海扶)


黄总讲了他与王教授下棋的故事。

在山城市的医院里,黄总在为姑娘治病期间,深刻的感受到一个伟大的技术,感受到一个人心中的大爱。

海扶医院针对韩国患者三次开腹剔除手术,而肌瘤仍然疯狂复发的既往病史,王教授带领医院的专家们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那天在给患者做海扶治疗时,王教授亲自到海扶治疗室,予以指导。并且王教授特别邀请患者丈夫和黄总到治疗室观看手术。

在做最大的一个子宫肌瘤时,王教授特别告诉操作海扶的年轻医生,靠近宫腔的那一部分肌瘤,可以不用打了,子宫内膜不要伤到了,留一点,没关系的。患者年轻,还要怀孕的。

王教授说,那几个小的瘤子,也不用打了,不要赶尽杀绝,大的都打掉了,小的不会兴风作浪的。

黄总在医生们的后面看着,听着,他不太懂,但是他感觉到这些医生对肿瘤好像也充满善良。

术后的第二天查房,王教授带领医生,详细的与患者交流手术的感受,以及海扶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王教授告诉姑娘说,海扶只是治疗了你的瘤子,但真正的要恢复你的身体,你还需要自己做很多事情,比如改变你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把一些脾气,性格,情绪要做调整。

王教授说,人的健康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吃饭,睡眠,运动,还有我们的心理。尤其是心理因素是最重要的,身体是健康的载体,心是健康的灵魂。

黄总在旁边听的入迷,太对了,确实我们的病好多都是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带来的,比方不想动,熬夜,压力来了喜欢纠结。

姑娘告诉黄总,真是太神奇了,我昨天治疗下来还有点痛,今天一觉起来就全好了,不像我原来的手术,在手术时是麻醉的,不觉得疼,但是手术后清醒了却疼痛难忍。我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现在突然精神多了,正像王教授说的,我做了手术,就不是病人了。

姑娘的丈夫说,这个手术没有开刀,他们医生在那么远的地方操作电脑,就能够把肿瘤杀死,真是太神奇了,何况我的妻子的肚子上没有留下新的伤口,她的力量也保存的很好。

在离开医院的头一天晚上,细雨霏霏,照母山的揽星塔已经发出光芒。海扶的牛津亭下,石桌上一方棋盘,黑白相间的棋子两边,两个人正在对弈。

那正是海扶刀发明人王教授和黄泰起总经理,他们在手谈。淅沥淅沥的雨声,伴随着棋子落地的清脆的声音,两个人在谈棋技,谈棋艺,好像也在谈棋以外的东西。

一盘棋下来,点目,黄总输了,输了半目棋。

两人相视,开心的一笑,一盘看似平和然而却惊心动魄处处暗藏杀机的一盘棋啊。两个人充分的享受了那一个过程。

复盘的时候,黄总指着左上角的一块棋的中心,说,王老师,你只要点一颗棋子,我就没有两个眼了,我这块棋就死了,你为什么不点我的眼,你为什么不杀我这块棋呢?

不杀人,不要杀人。王教授抬头微微张开嘴,笑笑。

黄总盯住那块棋看了两分钟,如果王教授要点自己的眼位,可能边上有五颗棋子会被我断掉,其结果必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哦,难怪得王教授说不杀人,就是确保自己的安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意思么?

这真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海扶不也是这样的么?黄总想,在医院的几天,她看见了很多其他患者做海扶 一个个在术后乐呵呵的。

并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杀,也没有血肉横飞的惨烈,病人没有刀口,没有术后的疼痛,没有损伤元气,不用补充营养,不用特别护理,就一样的把瘤子制服了,这不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么?

看样子海扶和围棋是有同样的道理啊。

黄总想,我们韩国人下棋,就是讲厮杀,看谁的棋艺高,功力强,而王教授的棋,看似软绵绵的,却同样达到了取胜的目的。

黄总想到那天看海扶治疗手术,说:
王老师,我看你下棋手下留情,对肿瘤你也很仁慈呢。

王教授笑了,说: 任何东西,你对它仁慈,它就对你仁慈。肿瘤也是生命,只要它不影响你正常生活,我们和平共处不是更好的结果吗?何必非要你死我活,我们要别人死,这样我们自己也活不好的。

王教授接着说,心情显得有些沉重: 我过去做过很多手术,也切过很多子宫。我们过去因为一个并不太影响我们生活的子宫肌瘤而切除子宫,造成病人身体和心灵的很大的影响,对她们是得不偿失啊。

王教授说,我也见过很多恶性肿瘤的患者,肿瘤切除了,甚至放疗化疗了,人也没有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的病人本来就虚弱,伤不起啊。

王教授声音大起来,看住黄总,说,你见过一个三岁的孩子,扑在妈妈的身体上,大声的嘶喊,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妈妈,我们回家吧!妈妈已经死了,她已经听不见孩子的哭喊了。孩子的妈妈本来是患的一种恶性度并不高的肿瘤,一个主任医师却非要开刀,非要过度治疗,后来,生命元气丧失殆尽,她也不能陪孩子回家了啊。

这不是说的医疗,是说的一种情,一种善,韩国人也信佛,此时此刻的黄总,好像在听一位庙宇住持的禅音。

他感觉到一颗佛心。

王教授说,海扶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她能够让病人更少一些伤害,让肿瘤患者提高生命质量。

是啊,黄总想,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方法,海扶不正是一种很好的承载爱,传递爱的方法么?海扶刀一挥,并没有血影刀光,也没有把瘤子粹尸万段,病人却好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围棋,海扶,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啊,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黄总突然站起来,对王教授说,王老师,我明天不走了。

怎么,还想下一盘围棋吗?王教授抬起头看着黄总。

是的,是想和你再下一盘棋,一盘大棋。黄总说,海扶就是一盘棋,是病人与肿瘤博弈的一盘棋,我想与你一道,把这盘棋,下到韩国去。

王教授看着黄总,露出意外的惊喜。


(未完待续)

80#
 楼主| 三千里 发表于 2018-9-12 19:15:57 | 只看该作者
纪实小说: 海扶刀(79、黑名单)


王教授站起来,走到牛津亭外面,望见远远的照母山,望见揽星塔在夜空里的灯光。雨停了,天空里也露出点点繁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主席的话,王教授坚信同样也适合于海扶。

黄总说,他明天他不走了,要留下来和王教授继续学习探讨,讨论海扶在韩国应该怎么做。

王教授说,海扶在韩国应该比中国有更好的条件,因为韩国人的文化素质比较高,社会的诚信度也比较好,应该是具有优势。

王教授说,韩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人民对健康的追求也会更强烈。

黄总点点头,赞成王教授的观点。

王教授接着说,海扶,让病人的治疗受伤害更小。这个话,其实是现代医学创始人,牛津大学的奥斯勒医生说的: 用比治疗伤害更小的方法来治疗。

不开刀,就是践行奥斯勒医生的理念 就是要保持住病人的生命元气,一个因为手术而弱不禁风的病恹恹的人,她还能够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吗?她在手术后还能够有效的恢复吗?

王教授联系到围棋,有些感叹: 棋要走厚实,才不容易被杀死,人也需要强壮,不能因为手术等让身体变得太单薄。

黄总也认可这个观念。

王教授接着说: 海扶刀,是治疗手段上的改革,是需要的。其实更需要的,是病人思想观念的改变。

“从治病,到治病人。”把病人作为人,而不仅仅只是看见她的病,也要看见她的心,这才是医者所需要具备的本领。

王教授最后感叹的说道,我们中国医生的鼻主,华佗医生说过: 善医者,医心。

听了王教授的一席话,黄总明白,医者仁心是最重要的,但是仁心医术必须要有人性化的载体,这就是海扶,当然也包括所有适合病人的各种治疗方法。

黄总认为,海扶是当今最先进的,最温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手段,必须要尽快引进海扶,让海扶在韩国成为肿瘤患者治疗的常规手术。

黄总从中国回到韩国后,就决定公司转向,大幅减少传统的医疗器械的经销,全力以赴做海扶,他调动了公司所有的资金,并且向银行贷款,购买了海扶设备,在韩国三家顶级的医院开设海扶治疗。

在山城的这些天,黄总也对海扶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做了全面了解,在中国,海扶的运用距离普及应该还有教长的时间段,王教授也如实的告诉过他,王教授说,知晓海扶的在当时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不多,就百分比而言,甚至少的相当可怜,这是一个新技术在发展之初的必然阶段。

黄总认可,新事物没有人知道,总得要有人去做啊,人们才知道。

黄总愿意当这个先驱者,也许先驱会成为先烈。

黄总知道中国香港的李嘉诚先生说过,他不做“百分之五以内的和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产品”。就是说一个技术,它的知晓率过低或者过高他都不会做,过低了人们不知道,过高了竞争很厉害。李嘉诚是聪明的,他是聪明的商人。

而黄总不仅仅是商人,他的血液早已经融入有教师的爱心,现在又多了一份医者的仁情。

黄总已经下定决心,他要与王教授分担在海扶前进中的风险,过去亚洲的所有高新医疗设备都是来源于欧美,现在我们亚洲有了自己的高新医疗技术,一定要支持,他一定要陪王智彪教授度过这最艰难的时期。

新技术的运用是艰难的,黄总的海扶医生团队虽然也是优秀的,但是在医院看门诊时,当他们给病人介绍海扶这个新技术,病人总是听不懂。

因为病人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海扶,更不要说要这些病人用海扶这个治疗手段来做手术了。海扶是什么?海扶会烧坏肚子吗?海扶的效果好吗?海扶后瘤子在肚子里会腐烂吗?等等等等。

成百上千的问题,让韩国的海扶医生不知所措。

这段时间,黄总医院的海扶医生每天基本上看不了几个病人。

在韩国,绝没有像中国这样,病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医生的处方单就开好了。只要病人在咨询,医生总是会耐心的听和认真的解答。

这些海扶医生认为,一定要给病人把海扶怎样治疗肿瘤说清楚,她们才会上海扶医生的手术台,才会同意海扶医生用高强度超声波去烧自己肚子里的瘤子。

可是,说服一个人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何况是说服一个病人。每个病人都有若干的问题,对于海扶刀这个高新技术,患者一时半会是明白不了的,她们需要医生从超声波知识开始说起。

医生是真诚的,病人的问题也是真实的,做惯传统手术的医生从来骄傲的都是他们手中的刀子,而不是嘴巴子。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医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有的病人实在搞不明白了,到最后会问,海扶技术是从哪里引进的,海扶医生回答是中国。病人往往是更不接受了,亚洲的病人上百年来接受的就是欧美的高新医疗技术。亚洲,尤其是中国,会研究出这么好的高新技术么,这超出了这些韩国病人的想象力。

就这样,海扶治疗的开展在韩国的这些医院遇到很大困难,海扶手术很难有病人愿意做。但是黄总不愿意把海扶治疗停下来,仍然咬牙坚持,他继续贷了很多款,希望着能够把海扶治疗起死回生。

几年以后,黄总的企业濒临破产,他个人被上了韩国禁止出国的黑名单。


(未完待续)

Archiver|小黑屋|99子宫网 ( 渝ICP备20008755号  

GMT+8, 2024-11-24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