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99子宫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患子宫肌瘤能否怀孕?(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志愿医生李 发表于 2014-8-1 11:4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健康之道·漫谈子宫肌瘤⑥)
谭先杰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1日   16 版)
    ●除非发生某些迫不得已的情况,妊娠期一般不对子宫肌瘤进行剔除,留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处理
  在妊娠早期,子宫肌瘤的存在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生长发育,流产的发生率是正常无肌瘤妇女的2—3倍。大的肌壁间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可妨碍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而造成胎位不正。肌瘤可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使产程延长,嵌顿在盆腔内的大型肌瘤可以阻塞产道,造成难产。肌瘤还可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有人准备怀孕,检查却发现了子宫肌瘤,该怎么办?通常来说,只有那些位置特殊、出现月经量多、月经淋漓不尽、贫血等症状,或者直径超过5厘米的肌瘤才需要手术。但是,对位于子宫腔内的粘膜下肌瘤,由于有可能妨碍未来的胚胎着床,从而导致流产。因此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在怀孕前先进行处理。
  那么,怀孕前到底多大的子宫肌瘤必须手术呢?如果是直径不超过4厘米的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患者可以考虑怀孕。但需要告知患者,怀孕期间肌瘤可能迅速长大,因缺血而导致红色变性,或者子宫位置变化时,浆膜下肌瘤发生扭转,从而引发流产或早产。
  如果肌瘤位于子宫的下端即子宫颈、或者其他部位的子宫肌瘤直径小于4厘米,但患者有不孕历史或多次自然流产又找不到其它明确原因时,也可以先做子宫肌瘤剔除,然后怀孕。
  假设在怀孕前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要避孕多久才能怀孕呢?这是一个术前不能回答的问题,需要根据术中情况判断。一般而言,如果肌瘤位于肌壁间或浆膜下,数目不多,剔除过程中没有明显损害子宫壁的完整性,没有进入宫腔,术后避孕6个月就可以怀孕;如果肌瘤数目多,在子宫上开了很多切口,剔除过程特别困难,或者进入了宫腔,则建议至少避孕1年甚至2年。当然,对于有细长蒂部与子宫相连的浆膜下肌瘤,如果手术顺利,几乎没有损害子宫壁的完整性,术后避孕3个月就可以怀孕了。
  原则上,除非发生某些迫不得已的情况,妊娠期一般不对子宫肌瘤进行剔除,留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处理,主要是顾虑:①妊娠期肌瘤剔除手术可能引起失血量过多;②手术可能导致流产及早产的发生;③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壁的伤口,可能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发生子宫破裂。
  那么,这些“苟延残喘”并与胎儿一起成长的子宫肌瘤,在分娩时会有哪些问题呢?是选择自然生还是剖宫产呢?这主要根据肌瘤的部位和大小决定:
  1.自然分娩:如果子宫肌瘤位于子宫顶部(宫底)或子宫的前后壁,而且直径小于8厘米,检查判断肌瘤不影响胎儿进入盆腔和经阴道娩出,可以尝试自然分娩,产后再根据情况对肌瘤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分娩中由于子宫的收缩、牵拉和挤压,可伤及肌瘤,导致肌瘤变性和感染,因此产后需要注意子宫恢复情况,并适当使用促使子宫收缩的药物和抗生素。
  2.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如果肌瘤位于子宫下端,影响胎儿进入盆腔和经过产道分娩,或者子宫肌瘤直径大于8厘米,以及肌瘤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时,应该选择剖宫产,取出胎儿后再剔除肌瘤,以避免由于肌瘤的存在而使产后子宫复旧不佳,恶露时间延长,甚至感染。极个别的情况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或者术后出血过多,还需要进行子宫切除。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妇科肿瘤专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4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沙发
五谷 发表于 2014-8-2 14:32:24 | 只看该作者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板凳
想飞越 发表于 2014-8-4 17:19:49 | 只看该作者
面对困境,悲观的人因为往往只看到事情消极一面。
地板
绿歌 发表于 2014-8-5 14:31:49 | 只看该作者
转走了。
5#
宁静致远 发表于 2014-8-11 19:43:22 | 只看该作者
子宫肌瘤能怀上就好
6#
宁静致远 发表于 2014-8-11 19:43:52 | 只看该作者
子宫上的痘痘多了,还是先要海扶,才能怀上
7#
37℃ 发表于 2014-9-8 11:17:12 | 只看该作者
这得看肌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
8#
绿歌 发表于 2014-9-8 13:34:12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的看了,推荐给几个朋友了。谢谢楼主。

Archiver|小黑屋|99子宫网 ( 渝ICP备20008755号  

GMT+8, 2024-11-26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