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99子宫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好为何不再让人感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aomo527 发表于 2014-7-2 10:5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联播》正在播放先进人物事迹,讲的是一位虽然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岗位的人。只是,那些面对镜头表达自己崇敬之心的话语,却没有办法让我相信他们真的在乎这个逝去的生命。尽管在生活中,他们之间也许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是好朋友、好战友、好同事,但是到了屏幕上,这种感情,被空洞缺乏情感的语言,冲得一干二净。我看不下去,转了台。
又是在电视屏幕上,伴着煽情的音乐,讲述的是几个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开着自己的车,利用旅行的机会,为贫苦地区的孩子送去他们所缺乏的物资。朋友在我面前晃过,瞥了一眼屏幕,“做广告吗?”一脸的不以为然。
其实不管是那位先进人物,还是那些志愿者,尽职忠守,关心他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体现出的是人性光明的一面,是最容易触动人心的,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打动不了我们。
是不是因为“感动”这个词,被用得太多太滥了?人性的光芒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身上涌现,但是,当这些东西变成先进典型,走上演讲台的时候,那种感人的力量,却在这样的传播方式里面慢慢消减。而当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出现,欲在强化大家印象的同时,逆反心理也在出现,于是,对这些本应该获得赞美的人和事物,产生了一种抗拒和抵触感。


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也许我们还需要反省自己。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代表真善美的东西,即使没有外在公开的传播渠道,也自然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人群里传播着。那些诗人,还有名著的手抄本,陪伴着那代人成长。那时,自发地在人群中流传的东西,你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中国的,有外来的,有原创的,有转载的,他们都在传递着一种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对真善美,还有对光明的推崇。
虽然那个年代的中国比现在要相对封闭,资讯也没有现在发达,但那个年代的思想,并没有变得单一和偏执。但是现在,对于那些美好事物的不屑,不信任,不在乎,甚至是那些知识分子,为了获得关注,不得不说一些、写一些对立和所谓有争议的话语。这些,是不是因为我们信仰价值的缺失?
看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敢于挺身而出,表达不满;对于社会的进步,还有人性的美好,也要心存感激,不要吝啬赞美。当然,这样的赞美和感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其实,如果一个社会关心人性共通的东西,而不是满足于现实生活表面的喜怒哀乐,那么,人就很容易被美好的事物所感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沙发
CMF 发表于 2014-7-2 20:11: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hiver|小黑屋|99子宫网 ( 渝ICP备20008755号  

GMT+8, 2024-11-29 00: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