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冬天,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里读到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决不能成立之理由》,惊叹不已。一问,才知华罗庚不过是一所中学的杂工。熊庆来便和担任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商量,能否设一个助理员职位,让华罗庚来清华工作。叶企孙也认为华罗庚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同意了熊庆来的想法。华罗庚到了清华,进步很快,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为了让华罗庚有更好的舞台,叶企孙准备提升他为助教并授微积分课。消息一传开,立马引来众人不满,怎么能让一个初中生当堂堂清华大学的教师?果然,在教授会上,只有一两个人站在叶企孙这边,别的人都不让步。
关键时刻,叶企孙再次力排众议。他拍案而起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一件好事,不要被资格所限定!”叶企孙一贯温文尔雅,这一次却一意孤行,让清华师生很是意外。
华罗庚当助教才一年多,叶企孙又说服清华领导层,送华罗庚去剑桥大学进修。华罗庚接触到世界数学领域的前沿,经过潜心研究,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的数学家队伍。华罗庚临终前致信叶企孙的侄女叶铭瑛:“道及叶老,不觉泪盈眶,他对我的爱护是说不尽的。”如果没有熊庆来和叶企孙这两位伯乐,华罗庚这匹千里马也许就“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叶企孙破了规矩,却成就了更大的方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