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示区别。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
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
2.子宫腺肌症的分类?
均质型---腺肌症;子宫球形增大,肌壁间均匀分散出血灶,已经没有正常肌肉组织,又可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后者为异位内膜仅侵入部分肌壁,腺瘤型---腺肌瘤;子宫增大不对称,局部有突起,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正常肌肉组织。
3.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
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确,多与以下几点有关:与遗传有关、损伤、多次妊娠、分娩、流产,刮宫和剖宫产等宫腔操作以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病毒感染;高雌激素血症也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 4.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
以月经过多,进行性痛经为主要表现。痛经程度严重,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感伴有恶心呕吐。常导致不孕或贫血。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多数为均匀增大,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子宫腺肌病存在。质硬,有压痛。少数患者可有结节状突起或表面不规则状。在经期时子宫可增大,质地较平常时软,压痛可更为明显。少数患者在行性生活时有疼痛感,面部生长痤疮、黄褐斑等。 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典型症状,见于80%的患者。多为继发性,伴进行性加剧。月经前或经期中,由于内膜充血、水肿及出血,位于致密层中的经血刺激周围平滑肌,使之产生痉挛性收缩,引起腹痛。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表现为生孩子后数年开始出现月经期小腹痛,而且通常越来越重。一般要用止痛药,不少病人需要打止痛针。 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与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子宫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亦相应增大。另一方面是子宫内膜的浸润与纤维肌束的增生,干扰了子宫肌层的收缩止血功能。 5.怎么才能诊断腺肌病?
中年生育期妇女,继发性、逐渐加重的痛经,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B超检查最好在月经期或月经刚干净时,典型者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肌肉间有许多散在小囊腔反射。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应与子宫肌瘤鉴别。部分患者可做盆腔磁共振检查,以了解子宫肌层及病灶情况。最终诊断还靠子宫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史;继发痛经,见红加重,渐进加重,或许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有难孕,不孕和习惯性流产
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
B超:子宫增大,肌壁间不规则回声增强
子宫造影;造影剂容易进入肌壁间。
腹腔镜:见到病变部位血管增生和白色褶皱突起。 6.子宫腺肌病的药物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药物治疗通常是治标不治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或激素类药物(达菲林,丹那唑等)临床上常用米非司酮治疗,5.0~7.5mg每日或隔日1次,服用3~6个月,停药1个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经、痛经症状消失,但停药后痛经复发,B超及妇科检查:病变无明显减小。
非类固醇的抗炎症药物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如消炎痛、芬必得等止痛药。药物治疗期间自觉症状明显减轻,B超及妇科检查:改变不明显
7.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
①子宫全切术,子宫切除是根治的方法,但对患者身心伤害较大,不建议采取。
②子宫打孔术:适用于均质型肌腺症,方法是,腹腔镜下电构1cm间距打孔,深达粘膜层,一般行成瘢痕子宫,月经量极少,或者闭经,但是痛经会明显减轻或消失。生育困难。
③病灶清除术:适用于腺瘤型腺肌症,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粉碎器直接旋切腺瘤组织或病灶,一般要深达粘膜层,缝合切口,俗称“露天开采” 术式。病灶清除术后,只要留下1/4左右的宫壁2年后子宫会恢复到正常大小。除了痛经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④子宫腺肌症的介入治疗; 手术以技术穿刺股动脉 ,将子宫导管或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后 ,以聚乙烯醇颗粒(PVA)+平阳霉素+适量对比剂透视下缓慢推注,然后用明胶海绵栓塞,直至子宫动脉血流中断 。
⑤超声消融术;又称超声聚焦刀(俗称海扶刀)它是将体外产生的超声波直接聚焦在体内病灶处或子宫腺肌瘤处,利用产生的高能量将超声波从体外聚焦到体内病灶处,在灭活病灶的同时,抑制新病灶的形成,能够很好的起到治疗作用,是目前最理想的无创治疗方式。 8.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区别?
子宫内膜异位----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一般在盆腔内,也可异位到盆腔以外的器官。
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它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的一种。 9.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区别是什么?
症状区别;
子宫肌瘤一般无症状,一般是因为体检或者患者由于月经的改变、腹部有包块就诊时才查出。
子宫腺肌症常常因为严重的痛经,或者以前有宫腔操作史等。甚至有子宫腺肌症病人诉说,痛经期间有自杀倾向,甚至使用止痛药物无法缓解。 体格检查:
子宫肌瘤可致子宫明显增大,达到或者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质地偏硬,结节感较明显。
子宫腺肌症的子宫多属呈球形增大,不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伴有其他内膜异位病灶表现,如盆腔异位结节、巧克力囊肿,腹壁异位病灶甚至肺上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子宫多呈后位,活动能力受限。 辅助检查:
子宫肌瘤通过B超可以明确诊断,表现为子宫增大,形态失常,周围有环状或者半环状血流信号,且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通常不升高;
子宫腺肌症子宫常常球形增大,后壁较前壁明显增厚,肌层回声不均,结节血流信号较少,呈散在星点状;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通常明显升高。
10.子宫腺肌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子宫腺肌病从饮食方面调养是没有明显效果的,但是注意平时的饮食对患者的病情是有帮助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月经来的前两天和经期不要食用凉性食物,而且不要使自己着凉,因为低温容易引起血液的凝固而形成的血瘀“不通则痛”,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
注意事项一、不要吃酸,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者应尽量避免在月经期使用此类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酸枣、、杏子、柠檬等。
注意事项二、饮食宜清淡,不适宜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墨鱼等物。
注意事项三、不要吃辣,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所以像辣椒、胡椒、大蒜、葱、姜、榴连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注意事项四、少吃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注意事项五、不要贪凉,月经前和月经后应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如冷饮、凉菜、螃蟹、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绿豆等,以免寒凝血淤而使痛经加重。
99子宫网医生提醒子宫腺肌病患者,饮食应该富含足够的营养,纠正偏食及不正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及恢复。
11.子宫腺肌症影响生育吗?
子宫腺肌症常好发30至50岁的妇女,但近年来,随着多次人流、刮宫患者的增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超过30岁仍未生育的女性患子宫腺肌症者亦并非少数。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一旦得到子宫腺肌症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普遍认为严重的子宫腺肌症,尤其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容易导致不孕。子宫腺肌病的这类病人因子宫肥厚又容易有骨盆腔粘连情形,不利于排卵及胚胎着床,自然怀孕率就不高。一般普遍认为严重的子宫腺肌症,尤其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容易导致不孕。如果是轻微子宫腺肌症患者仍是有机会怀孕的。另外,如果是局限性的肌腺瘤,可以手术治疗腺肌瘤保住子宫,仍有机会可怀孕。 12.子宫腺肌病的食疗
子宫腺肌症食疗——忌寒食
在生活中忌一切寒食,冷食,禁水果,禁牛奶。注意保暖,夏天禁用空调。每天下午用热水泡脚半个小时,同时饮用热水两杯,令身体大热为效。深秋与冬天以微汗为度,而春天与夏天以多汗为好,尤以夏天以多汗为宜。 子宫腺肌症食疗——多吃主食和热食
每天要多吃主食,热食,同时配合药膳与药物治疗效果会明显一些。然病不是一天所致,一年之中仅有夏天为治疗佳期,余期是为准备与垫底期,效果不显,不可没有,仅在夏天才是显效期,然众人不知,致使无法坚持,效果不佳亦是使然。 子宫腺肌症食疗——痛经的合理饮食
对于那些痛经的女性来说,首先需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充分补充矿物质,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食物过甜或咸,尽量多餐,应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少食咖啡、茶、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另外每天摄取适量的维生素的女性发生经痛的概率也很低,如果感觉食物补充不足的话,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补充维生素。 子宫腺肌症食疗——禁用咖啡和烟
经期血液不畅时尽量不要喝咖啡。因咖啡有恶化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导致身体容易受冷从而引起经期不调。另外,吸烟也容易影响血管的收缩,所以要注意控制。 13.曼月乐治疗腺肌症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适应症:曼月乐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适合于病情轻,病灶浅,子宫增大不明显的患者。
不良反应;易出现不同类型的出血改变(次数增加、时间延长或出血过多、点滴出血、月经过少、闭经);良性卵巢囊肿等。偏头痛、黄疸;血压明显增高。 14.子宫腺肌症会癌变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恶变的发生率以往认为0.7%%~1.0%,最近认为≥2.5%。通常认为,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一样,很少癌变。 15.如何预防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的预防尚缺乏有效措施。但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道狭窄或梗阻性疾病,少生育,少做人工流产或刮宫术,有可能减少其发病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