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小说: 海扶刀(40、医生要打胎)
吴燕跟方涛说,朱教授说了,那个大的瘤子有六公分,这么大的瘤子,你还敢怀孕,子宫胀破了,你命都没有了。
朱教授叫吴燕马上住院,安排引产手术,说今后胎儿大了,做起来就更麻烦了。当时吴燕跟朱教授解释,她已经做了海扶了,肌瘤已经小了很多了,应该没有影响了。
“海扶,我不知道什么海扶,我就知道你必须手术,否则出了问题我不管。” 朱教授命令似的递给吴燕一张住院单。
吴燕看着住院单,恳求朱教授:“还有别的保孩子的办法么?我可是结婚八年了都没有孩子啊,朱医生你能够帮帮我吗?”
朱教授的眼睛不再看吴燕了,泛着日光灯管的镜片只盯着电脑,朱教授生气了,她什么也不回答。
看见朱教授那么严肃,吴燕好害怕,她没有主意了,没有接朱教授的住院单,只是对朱教授说,我要问问家里的人,就出来了。
医院的走廊里,吴燕趴在方涛的肩头上,低声的抽泣,“涛,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啊?”
方涛抱着吴燕,木然的站着,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方涛抚摸着吴燕的头发,低声的安慰着:“燕,你不是做了海扶吗?你不是说做海扶对怀孕有帮助吗?别着急,我们回去再想想办法。”
那夜,吴燕失眠了。台风要来了,窗外下着大雨。
吴燕看着床上已经鼾声大作的方涛,她不能入睡。这个鼾声,以往是她的催眠曲,方涛不在身边的时候,她往往睡不着,可是今天这鼾声却是那么的烦心,好像还夹杂着白天那位朱医生的斩钉切铁的声音:
“我不知道什么海扶,我就知道你必须手术,否则出了问题我不管。”
什么问题,流产?子宫破裂?生命危险?
吴燕觉得自己快崩溃了,鼾声、话声、雨声,一声声敲打着吴燕虚弱的神经。
刚刚到来的幸福,顷刻间变成一场悲哀。
吴燕不能入睡,她要起床,她要打开电脑,她想上99子宫网站,看看网上现在还有没有像她这样的姐妹,在海扶后怀孕的,她要问问她们,她们是怎么处理的。
是像朱医生说的,瘤子会压迫胎儿,孩子不能要,必须要做流产手术,必须要把胎儿打掉吗?
这是我日思夜想的宝宝啊,吴燕摸摸自己的腹部。
吴燕打开电脑,看见群上已经没有人说话了,哦,原来现在已经是深夜了。
她无奈的茫无目标的查看网站上的一些文章:
《医生,先医好你自己吧》。
这是三千里老师写的文章,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这句话是圣经里说的,说医生给病人看病,需要先医好自己的心,才能给病人医身。”
吴燕一口气把三千里老师的文章看完,突然间明白了今天的这位朱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跟自己这样说。
原来她也极需要医治自己的心灵,只有心地善良的医生,才可能给病人看好病。
还有一个原因,朱医生极有可能不了解海扶,又不愿意说自己不知道,也不愿意学习,只会傲慢的要病人完全听她的摆布。
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吴燕想起了朱教授那高深莫测的眼镜,那冷色的镜片里的那双让人看不透的眼睛。那绝不是充满怜悯的眼睛,她在看什么,吴燕不知道。
三千里老师说过,你看病,要看医生的眼睛,如果医生的眼睛不看病人眼睛,他可能就是在看病人的口袋,那样的医生不会是好医生。
朱教授眼睛里看的是什么,我不管它。吴燕想。
吴燕有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她想应该把方涛叫起来,听听老公的意见。
方涛听话的起来了,和吴燕一起看网站,看着看着,方涛叫吴燕坐在旁边,他亲自来操作电脑。
方涛在网站上搜索“志愿者三千里”,发现有三千多篇文章,他一篇一篇的看标题,突然间他兴奋的叫起来,说,“吴燕,吴燕,你看。”
原来是一篇叫惠儿的群友写给志愿者三千里的感谢信。
信中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去年秋天给你打过电话的惠儿啊,当时我做了海扶不到两个月,肌瘤还有6.5厘米,但是我不小心怀孕了,我们南京的医生叫我必须把孩子打掉,我很纠结,问您该怎么办?您告诉我,孩子既然已经来了,就顺其自然吧,接纳他。
“您鼓励我,说肌瘤已经做了海扶超声消融了,肌瘤是死的,孩子是活的,死的肌瘤在一天天吸收缩小,新生的宝宝却会一天天长大,相信你的宝宝,宝宝是子宫里的正户,他会健康成长的,相信你自己,你会当妈妈的。
“老师,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出生一个礼拜了,长的很好,特向老师表示感谢。”
“啊,真的吗?是真的吗?”两个年轻人相拥而泣。
“这和我们是多么的相似啊。”吴燕泪眼朦胧的看着方涛说。
方涛紧紧地抱着吴燕,说:“燕,别怕,不会有问题的,你一定会像惠儿一样成功的。谢谢你,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孩子,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再不去那家医院了。”
“那山城我们还去吗?”吴燕仰起头看着方涛。
“不去了,现在不用去了,惠儿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今后去吧,我们今后带着孩子去感谢海扶,感谢三千里老师。”
夜里,方涛斜靠在床背上,看着已经入睡的妻子,还是那么清秀,娇小而美丽,但是,多了一分忧郁。
“女人啊,是需要保护的,不关心妻子,还是男人吗?”
方涛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情感和责任。
(未完待续)
|
|